WFU

2018年10月2日 星期二

異位性皮膚炎 開發中療法 part I 生物製劑篇



兩個月前,對於台灣異位性皮膚炎患者,尤其是中重度患者,總算迎來令人雀躍不已的消息,劃時代的新藥-杜避炎(Dupilumab)的上市,讓醫師在治療上多一種強而有力的武器,然而,就如同之前所提,這只是開啟序幕,接下來5-10年,即將有更多新藥上市,可以提供患者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療方式,因此,筆者將正在臨床試驗中的藥品(包含正在本科進行的藥物)及其機轉做個統整,讓病友們知道未來可能還會有哪些藥物可以期待,當然有些藥物可能會在試驗中失敗,但有些藥物則可能成為明日之星。

異位性皮膚炎 長達16年沒有新藥




異位性皮膚炎和乾癬一直以來都是皮膚科的兩大疾病。

乾癬治療的進展在這過去20年來,可以說是日新月異。早期並沒有相當有效的藥物,然而這10年來,生物製劑推陳出新,就算是重度乾癬患者,經過治療後都能回復潔淨肌膚。

然而,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就沒那麼幸福了,自從分別於2000年和2001年上市的普特皮和醫立妥藥膏後,已經長達16年沒有新藥上市。因此,對於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,不只醫師在治療上面臨相當大的挫折,患者對於疾病也相當沮喪。 

隨著2017年美國FDA核准生物製劑-杜避炎(Dupilumab)之後,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也進入新的篇章,杜避炎是人類單株抗體,主要是競爭性結合IL-4接受器的α次單元,使得造成疾病的兩大細胞激素(IL-4和IL-13)無法作用,進而消弭皮膚症狀。

以下為杜避炎(Dupilumab)相關文章連結:

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救星-杜避炎(Dupilumab)


異膚致病 多因素造成




異位性皮膚炎是多因素造成,包括易感基因和環境誘發因子,其發作通常是因為皮膚屏障異常伴隨免疫不正常的反應。


異膚傳統治療:修復屏障,抑制免疫不正常活化




目前傳統治療策略都是著重修復皮膚屏障,同時抑制過度的發炎反應。

乳液是治療異膚的基石,可以修復皮膚屏障,同時可以滋潤乾燥皮膚,如此一來,就可以減少外在過敏原刺激物進入皮膚誘發發炎反應,也能減少外用藥物的使用。
  
以下為異膚患者乳液保養相關文章連結:


外用類固醇藥膏和外用免疫調節劑(普特皮/醫立妥)已經用來治療疾病很長一段時間,在醫師的指示和監督之下,輕中度異膚患者可以有相當不錯的治療效果,同時也可以避免副作用產生。

對於中重度異膚患者,就會使用口服免疫調節藥物(包括:CsA,AZA,MTX,MMF和短期口服類固醇),這些口服藥物雖然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,但主要都是廣泛性抑制免疫,同時,有些藥物並不能長期使用,醫師也都需要定期監控肝腎功能,於是在治療上就會受到限制。

光照治療相對是一種有效又安全的治療方式,然而對於許多患者並不是很便利,因為一週需2-3次至醫院接受治療。

以下為口服藥物相關文獻連結:

成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 如何治療?



異膚治療新篇章:生物製劑,口服小分子藥物,外用新型藥膏




過去這十年來,由於對於致病機轉越來越透徹,尤其是針對皮膚屏障的異常,皮膚及全身性免疫不正常活化,以及皮膚菌叢的了解,也因此開啟了精準療法的研發。

以前大家都在爭論到底異膚致病機轉是由內到外(inside-out)或者是由外到內(outside-in),現在卻更加了解到皮膚屏障,免疫系統,皮膚屏障和皮膚菌叢都具有關聯性,某個因素異常都會導致另一個因素惡化,直到治療後才會改善。 

另外,由於"癢"是異膚患者常見的症狀,根據統計,高達85%的中重度患者有搔癢的困擾,41.5%患者一天至少抓癢超過18小時,因此,癢在周邊神經和中樞神經的致病機轉也是現在研究的重點。 

最重要的是,因為我們對於這些致病機轉的了解,就能因此開發新的治療方式,主要是去抑制不正常活化的免疫路徑,修復異常的皮膚屏障,和正常化皮膚菌叢的分布。 

這些新的治療方式大致可分為外用藥物,生物製劑,和小分子藥物。

在介紹新藥物之前,一定要先了解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機轉,因為藥物設計就是針對致病機轉做精準抑制。


致病機轉不盡相同




這幾年最新的研究發現,異位性皮膚炎在病灶不同時期,不同年紀,不同人種,參與的免疫細胞也不太相同,也因此目前認為,異位性皮膚炎或許不是一個單一疾病,而是一群疾病的總合,未來可能會根據其致病機轉將其分為幾個不同的群族,而給予不同治療方式。
 
然而,我們可以根據現今的研究將其做一個歸納,異位性皮膚炎不論是在病灶處或者是非病灶處的皮膚,一致性發現有Th2和Th22免疫過度活化的現象,但是,在一些比較特別的群族中和慢性病灶中,Th17和Th1的免疫機轉也扮演一定的角色。

接著我們仔細來看,異膚其免疫致病機轉為何。


非病灶處/急性病灶:Th2,Th22免疫細胞過度活化



異膚患者其非病灶處的皮膚,雖然看起來正常,但其實皮膚屏障仍有受損。

皮膚屏障異常會導致過敏原經皮穿越和抗原呈現細胞結合(表皮:格蘭式細胞,真皮:樹突細胞),同時也刺激角質細胞分泌IL-25, IL-33, TSLP。 

接著,抗原呈現細胞和過敏原結合後會活化,進一步再去誘發Th2和Th22細胞分泌細胞激素(IL-2細胞製造IL-4和IL-13,Th22細胞製造IL-22),此三者會抑制表皮角質分化和抑制表皮脂質製造,進一步造成皮膚屏障受損,因此就可以看到皮膚紅疹,此為急性病灶。

ps. 免疫細胞就如同軍隊,其所分泌的細胞激素就是武器,免疫細胞(軍隊)要藉由所分泌的細胞激素(武器),才能發揮效果。

Th2細胞也會分泌IL-31,此為誘發癢感的細胞激素,造成「抓-->癢-->抓」的循環,如果長期搔癢就會造成表皮增生形成苔癬化病灶。 

Th2細胞會分泌IL-5,IL-5會造成嗜伊酸性白血球(eosinophil)活化成熟,同時吸引其到組織來。 

Th2細胞所分泌的IL-4和IL-13也可以刺激B細胞增生和促進B細胞分化,也可以促進IgE(免疫球蛋白E)製造。 

皮膚屏障受損也會誘發角質細胞分泌IL-25, IL-33, TSLP。 TSLP會進一步增強Th2免疫細胞製造細胞激素。 

因此,在急性病灶中,主要是Th2細胞和Th22細胞參與免疫反應


慢性病灶:Th1和Th17免疫細胞加入戰局




慢性病灶中,除了原本的Th2和Th22免疫細胞持續分泌IL-4,IL-13和IL-22這三個主要的細胞激素外,Th17細胞和Th1細胞也會參與其中。

Th22細胞會分泌IL-22,IL-22會誘發表皮增生,同時抑制皮膚屏障。 

Th17細胞會製造IL-17,IL-17和IL-22偕同作用,誘發表皮分泌S100,Th17細胞也會促進Th2免疫分化。 

Th1細胞會製造IFN-r,此為強力促進發炎的物質,造成免疫更加活化。 

最後,皮膚屏障會更進一步受損,又繼續刺激免疫活化,因此,慢性異位性皮膚炎會自我發炎,造成免疫活化和異常皮膚屏障的惡性循環。

根據以上的致病機轉,我們可以將所參與的免疫細胞和其所分泌的細胞激素做整理,而新型藥物的開發,就是針對這些細胞和細胞激素給予精準抑制。




ps. 還有一些機轉並沒有放上,會在下一篇介紹小分子藥物時再依序補上。

接下來,我們就一一介紹針對這些細胞激素專一抑制的新型臨床試驗藥物(生物製劑)。




1. Dupilumab:anti-IL-4Rα mab


杜避炎(Dupilumab)已於2017年3月27日在美國核准上市,是一種人類單株抗體(fully human monoclonal IgG4 antibody),主要是競爭性結合IL-4接受器的α次單元,由於IL-4接受器和IL-13接受器皆有此次單元,因此Dupilumab一旦和兩者結合後,IL-4和IL-13就無法作用,抑制其訊息傳遞,這兩個細胞激素就變成了空包彈,Th2免疫反應就會受阻,因而達到治療效果。

上一篇已經詳細介紹,此就不再贅述,可參考以下相關文章連結:

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救星-杜避炎(Dupilumab)


2. Lebrikizumab:anti-IL-13

既然同時阻斷IL-4和IL-13作用,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,接下來要再進一步驗證單獨抑制IL-13或IL-4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療效?

Lebrikizumab為人類化單珠抗體(humanized monoclonal antibody),主要去結合IL-13,使其無法接合上IL-13接受器,就不能產生作用。

Lebrikizumab第二期臨床試驗(TREBEL)已經完成,此為12週的研究,總共收錄209個患者,分別以以1:1:1:1分配至125mg單次給予,250mg單次給予,125mg 每四週給予一次,和安慰劑組別相比,然而,所有的組別都可以同時併用外用類固醇藥膏。

結果發現到,在第12週時,每四週給予125mg的組別,82.5%患者達到EASI50(50%改善),安慰劑組別也有62.3%達到EASI50。

雖然Lebrizumab 125mg每四週給予有顯著效果,同時和安慰劑組別也有顯著差異,但只差別20%,這樣的結果仍令人信服嗎?會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也是併用外用類固醇的結果,或許還要進一步的研究,甚至只單獨給予Lebrizumab來看其效果為何來判定。
(文獻:J Am Acad Dermatol 2018;78:S37-42)

3. Tralokinumab:anti-IL-13


Tralokinumab為人類單珠抗體(fully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y),作用機轉和Lebrikizumab一樣,結合IL-13,使其無法接合上IL-13接受器,無法產生作用。

Tralokinumab第二期臨床試驗已經完成,為12週的研究,總共收錄204個患者,將患者隨機分配到實驗組和安慰劑組別,實驗組每兩週給予 Tralokinumab 300mg,兩組都可以合併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。

結果發現,實驗組患者,73.4%有達到EASI50,安慰劑組別患者只有51.9%達到EASI50。
另外,42.5%實驗組患者有達到EASI75,安慰劑組別則只有15.5%有相同療效。

雖然實驗組和安慰劑組別有20%的療效差異,但看起來仍不夠有效,外用類固醇仍是造成此現象的混淆因子。

目前正在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,包括:ECZTRA-1,2,3,其中有要觀察單獨使用Tralokinumab的療效,我們可以拭目以待之後的結果。
(文獻:J Am Acad Dermatol 2018;78:S37-42)


4.  Pitrakinra:anti-IL-4Rα mab


Pitrakinra和Dupilumab一樣,主要是競爭性結合IL-4接受器的α次單元,由於IL-4接受器和IL-13接受器皆有此次單元,因此Pitrakinra一旦和兩者結合後,IL-4和IL-13就無法作用,抑制其訊息傳遞。

目前為止,已經完成針對氣喘和異位性皮膚炎第二期臨床試驗,已經證實對於氣喘有效,但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結果尚未公布。


5. Mepolizumab:anti-IL-5


舒肺樂(Mepolizumab),為人類化單珠抗體(humanized monoclonal antibody),主要是和IL-5結合,使其無法作用在IL-5接受器上,引起免疫反應,目前已經核准用在控制不良的氣喘。

因為異膚患者常常會伴隨血中嗜伊酸性白血球升高(eosinophil),同時也可以在病灶看到許多嗜伊酸性白血球,因此,針對IL-5就成了一個治療標的,因為IL-5會造成嗜伊酸性白血球(eosinophil)活化成熟,同時吸引其到組織來。

Mepolizumab有進行第二期臨床試驗中,給予18名中重度異膚患者兩次靜脈注射mepolizumab 750mg,間隔七天,另一組只給予安慰劑。

結果發現,並沒有顯著療效,沒有任何一個患者達到EASI50,但作者認為是因為治療時間相對短暫,無法評估其效果。

6.  Nemolizumab:anti-IL-31Rα


IL-31則是和搔癢有關,而搔癢正是異膚患者最大的困擾,研究發現,IL-31會在病灶中大量表現,在某些研究中也發現和疾病嚴重度有相關。

Nemolizumab為人類化單珠抗體,會結合在IL-31接受器上(IL-31Rα),使IL-31無法接合,抑制IL-31訊息傳遞。

Nemolizumab有兩個第二期臨床試驗已經完成,一個為12週的研究,另一個為長達52週的研究。

12週的研究,總共收錄264個患者,分別測試三種不同劑量,0.1 mg/kg,0.5 mg/kg和2.0 mg/kg,每四週給予一次,同時還有一組給予2.0 mg/kg 每八週給予一次,研究主要去觀察癢感和臨床病灶的改善。

結果發現到,癢感改善和安慰劑相比有顯著差異,0.1 mg/kg,0.5 mg/kg 和2.0 mg/kg組別癢感分別減少43.7%,59.8%和63.1% ,安慰劑組別只有減少20.9%,除此之外,睡眠品質也大幅改善。

然而,病灶改善程度卻和安慰劑組別無顯著差異,而且改善病灶程度最大效果的組別是0.5 mg/kg,而不是最高劑量組別,目前並不知道,為什麼較高劑量並沒有更好效果。 

比較值得注意的是,雖然這研究很短暫,而且只有很少的患者,但發現到居然有一小部分患者接受治療後產生周邊水腫。

可見,雖然癢是影響患者生活品質最主要的原因,但異膚是一個機轉複雜的疾病,而且Nemolizumab針對IL-31作用,卻只能影響有限的發炎路徑。 

另外,阻止「抓-->癢-->抓」的循環是不是就能代表是一個症狀緩解的治療方式?!還需要更長期的研究去看nemolizumab對於臨床病灶改善的效果。

最近,在2018年,有一個長達52週的第二期臨床試驗發表結果,為之前12週的延伸試驗,一樣分別測試三種不同劑量,0.1 mg/kg,0.5 mg/kg和2.0 mg/kg,每四週給予一次,同時還有一組給予2.0 mg/kg 每八週給予一次。

結果發現到,對於搔癢的改善,實驗組和安慰組相比,都有顯著差異,效果從12週持續到64週。
(文獻:J Am Acad Dermatol 2018;78:S37-42)


7.  BMS-981164:anti-IL-31


BMS-981164,主要和IL-31結合,使其無法作用,目前才剛完成為期16週的第一期臨床試驗,結果尚未發表。
(文獻:J Am Acad Dermatol 2018;78:S37-42)


8.  ANB020:anti-IL-33


ANB020為人類單珠抗體,主要和IL-33結合,使其無法發揮作用。

ANB020在第二期臨床試驗,給予單次靜脈注射300mg後,觀察4週看臨床效果。

結果發現,75%患者在單次治療後2週即可達到EASI50,同時效果可以持續長達4個月。

之後還需要更大型,更長期的研究來證實其療效。


9. Fezakinumab:anti-IL-22


IL-22不論是在異膚急性和慢性病灶表現量皆有增加,而且和嚴重度有相關。

IL-22由Th22細胞所製造,會破壞皮膚屏障,同時造成表皮增生,形成苔癬化病灶。
  
Fezakinumab(ILV-094)是人類單珠抗體,會和IL-22結合,使其無法發揮作用。

最近其第二期臨床試驗剛發表,收錄60個患者,其研究每兩週給予患者fezakinumab 300mg持續10週,同時追蹤到20週,看其效果。

研究結果發現,在12週時,實驗組所有患者和安慰組相比,其病灶改善指數(SCORAD)並沒有顯著差異,只有嚴重患者,藥物效果和安慰劑組別有差異。

然而,在12週時,實驗組和安慰組其病灶面積改善則有顯著差異。

在這研究發現,儘管患者停止接受治療10週後,效果仍可以維持。
(文獻: J Am Acad Dermatol 2018;78:872-81.)


10. Secukinumab:anti-IL-17A


研究顯示,Th17相關的細胞激素(IL-17A)在急性和慢性病灶都有增加,然而增加的量和乾癬相比是比較少的。

可善挺(Secukinumab)為人類單珠抗體,目前核准用來治療乾癬,乾癬性關節炎和僵直性脊椎炎。

最近正在進行第二期異位性皮膚炎臨床試驗,總共收錄60個患者,研究正在進行中,還不知道療效如何。


11. MOR-106:anti-IL-17C


研究發現,IL-17C在病灶中有增加,因此也成為藥物開發的治療標的。

MOR-106為第一個人類當株抗體,結抗IL-17C。

目前進行完第一期臨床試驗,總共收錄25個患者,分別每週給予 1 mg/kg,4 mg/kg,10 mg/kg和安慰劑藥物,觀察四週後療效和安全性。

結果發現,在第四週時, 給予10 mg/kg,4 mg/kg,1mg/kg和安慰劑藥物組別,分別有83%,70%,約40%和約20%可達EASI50(病灶指數50%改善)。

目前正進行第二期臨床試驗,之後還需要更大型長期研究證實其安全性和療效。


12. Ustekinumab:anti-IL12/23p40


喜達諾(Ustekinumab)為針對IL-12/23p40的人類單株抗體,目前已經核准使用於乾癬,乾癬性關節炎和克隆式症。

IL-12和IL-23在Th1和Th17免疫細胞的發展扮演重要角色,因此,有人開始研究其在異位性皮膚炎的療效。

許多零星的臨床報告指出,Ustekinumab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有效果。

然而,近來許多比較大型臨床研究發現到,對於病灶有改善,但和安慰劑組別相比並沒有顯著差異。( Br J Dermatol 2017;177:419-27.)( Exp Dermatol 2017;26:28-35.)


13. Tezepelumab:TSLP


角質細胞受到外在過敏原刺激,會製造TSLP,TSLP不只會誘發Th2免疫反應,也被發現可以藉由直接刺激皮膚神經細胞 ,誘發癢感,因此,被拿來當成治療標的。

Tezepelumab為人類單株抗體,會結抗TSLP,目前已經完成為期12週的第二期臨床試驗,結果發現在12週治療後並沒有達到原本預計的療效。(Nat Rev Dis Primers. 2018 Jun 21;4(1):1.)


14. GBR 830:OX40


近來研究發現,TSLP–OX40 ligand (OX40L)訊息傳替路徑對於Th2 免疫活化扮演啟動因子的角色,因此成為開發藥物的治療標的。

GBR830為人類單株抗體,結抗T細胞上的OX40,避免其活化。

GBR830已經完成為期12週的第二期臨床試驗,總共收錄64個患者,實驗組分別在第1天和第29天接受10 mg/kg藥物,結果發現在第71天時,實驗組和安慰劑組相比,有較高的患者達到EASI50和EASI75。

然而,還需要更大型長期研究證實其安全性和療效。


15. Omalizumab:anti-IgE


免疫球蛋白E(IgE)可以在80%外因性異膚患者中發現有上升,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造成異膚的主要因子。 

但近來的最新研究認為,IgE的角色可能是模擬兩可的,因為也有20%患者的IgE指數正常。

樂無喘(Omalizumab, Xolair),為單株抗體,主要去結抗IgE,目前已經核准用於治療嚴重氣喘,並有不錯的治療效果。

因為IgE在異膚患者中有增加的傾向,因此開始有人研究其在治療異膚的療效,有零星成功治療案例,但效果不一。

近來有一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,回顧所有Omalizumab治療異膚的研究,結果發現,只有一半不到的患者達到顯著的療效。(文獻: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6;138:1719-1722.e1.)

另外,也有文獻指出,IgE指數上升,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附帶的結果,是造成其他合併症(例如:食物過敏,氣喘和過敏性鼻炎/結膜炎),而不是造成異膚本身。(文獻: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7;139:S65-76.)

因此,這些觀察認為IgE可能並不是治療異膚的標的。
(文獻:Nat Rev Drug Discov 2016;15:35-50.) 


16.  Ligelizumab:anti-IgE


Ligelizumab(QGE031)也是結抗IgE的單株抗體,研究發現,Ligelizumab比Omalizumab對於IgE有更高的親和力。

但不幸的是,儘管在一些試驗前的研究有不錯的效果,但其對於異膚患者的臨床研究還沒開始,目前為止,只有一些安全性和藥物動力學的資料。
(文獻:Clin Exp Allergy 44:1371–1385)


未來值得期待




由於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機轉越來越了解,也因此有許多新的精準治療藥物正在進行臨床試驗,相信不用再10年,嶄新的治療方式將有可能改寫整個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史。

除了本篇所提及的生物製劑外,也有許多小分子口服藥物和新型外用藥物正在研發中,很多研發藥物的療效令人振奮,下篇,我們就來談談小分子藥物的世代!


相關文獻:

1.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2;130:1344-54.
2.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5;135:324-36
3.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6;138:336-49.)
4.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7;139:S65-76.
5.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 2017;5:1477-87
6.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7;140:633-43
7. Arch Immunol Ther Exp (Warsz). 2018 Jun;66(3):171-181.
8. Dermatol Ther (Heidelb). 2018 Sep 4.
9. J Am Acad Dermatol 2018;78:S37-42
10. Nat Rev Dis Primers. 2018 Jun 21;4(1):1.
11. Expert Rev Clin Pharmacol. 2018 Sep;11(9):867-878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