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網站頁籤

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

類固醇恐懼症




當皮膚科醫師以來,常常在門診會遇到一些患者,聽到開立類固醇藥膏時,總會露出恐懼的表情,問問真的一定需要嗎?好像使用了就會傷身體,用過了就再也停不下來,這時,我總是靜下心來解釋為什麼需要使用,該用多久,多久可以停藥,大多數的患者聽完後,就可以接受,而且病情好轉後停用,也沒有副作用產生。



美國仙丹


其實,類固醇在過去數十年來,對於一些疾病,可以說是救命仙丹。

皮膚科天下第一嚴重疾病--「天皰瘡」,在類固醇還沒有發明出來時,死亡率高達80%,比癌症死亡率高,幾乎只要一罹患此病,就陷入絕望的生淵,身體各處的皮膚和黏膜會一直不斷產生水泡,然後變成潰瘍傷口,皮膚會因此而感染,口腔潰瘍造成進食困難。然而,類固醇發明後,就給此類患者一處生機。








之後,自從1952年皮膚科醫師Goldman和Sulzberger將外用類固醇成功治療各種皮膚炎後,開啟了皮膚科治療的新篇章,漸漸的,外用類固醇就成為皮膚科常用的藥物之一,而且,藥廠也相繼製造出更多強效的類固醇藥膏,可以應用在更頑強的皮膚疾病,正當我們覺得開心之餘,卻也開始發現到一些副作用的產生,甚至是診間中常會遇到的問題,再加上媒體的渲染,使得一般人開始產生類固醇恐懼症(steroid phobia)。

漸漸的,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嚴重,導致許多患者只要一聽到要用類固醇,就完全失去理性判斷,完全拒絕使用。

一體兩面


其實,藥物本來就是一體兩面,如適當使用,就有其功效,如過度使用,就產生反效果,西藥中藥皆是如此!

所以,使用類固醇藥膏,一定要聽從醫師指示,根據皮膚況狀調整,絕對不是自己判斷,造成濫用,等到副作用產生時,才把罪名推給類固醇藥膏,那他也太無辜了,沒有辦法為自己發聲。

臨床上,類固醇副作用的發生通常並非來得那麼快,而且是可以預期的,所以在適度使用和過度濫用間,如何掌握,絕對要依靠醫師的專業和臨床觀察。

醫病溝通


因此,在開立藥膏前,絕對要和患者好好溝通,讓患者安心適度的使用藥膏,從中獲得療效,也沒副作用產生,才可以減少社會上對於類固醇不正確的觀念和恐懼,還給類固醇一個公道。